哇,每次看到生活小窍门之类的聪明方法,我就情不自禁的想点进来,但现在我却会抗拒自己这种行为。
听起来是不是很奇怪?
然而这种事情,我也是被逼无奈。
一被勾引,就上钩了
这要从看到这句话开始说起——“每一天,时间最快被你用光,注意力却被你闲置使用,让它被各种各样的东西勾引着走,最终你就会变得像一头猪,身体上的肉很厚,脑子里只剩下吃吃吃之类的简单渴望。”
吃吃吃的渴望
当时看到这句话时,悄咪咪的看了看自己的身材,emmmm,自己确实在向它^(* ̄(oo) ̄)^靠拢,后来配合上一个记录电脑和手机全部操作的工具,发现自己的时间用的非常低效,注意力一直在被勾引,欲罢不能。说实话,那些勾引我的,咱必须要佩服下,它们真是处心积虑勾引我啊,那我哪能逃出它们的魔掌(牛批,为能找到这个理由,给自己竖起五个赞)。
理由找到了,心里生起阵阵的舒适感,不过,猪有被吃掉的命运,如果真像猪,估计也会被生活吃掉吧。
这个被吃掉的事情,想想都不带感,一看就是一件不香的事情,必须不可以,那应该怎么做?有没有什么生活小窍门呢?
应该管理自己的注意力。有三个生活小窍门。
注意力,再次被勾引,你的自律会起作用么?
生活小窍门1:自律 要管理,是不是要强制啊,诸如现在很流行的概念——自律,强逼自己……这是一种方法,但说实话,刚开始就用这种方法,犹如练葵花宝典,“要练此功,挥刀咔嚓”,光想想都缩回去了,成功概率对于多数人就是等于零,没错,是一点成功性都没有,因为还没进入状态就缩回去了。
所以,不强制,应该怎么做呢?
控制你的生活
生活小窍门2:做减法。 减去勾引自己注意力的东西,这个相比于开始就“挥刀咔嚓”容易多了,并且在进入状态,感知到自己的状态,形成一点习惯时,自律就自然形成了,可能开始不是很稳定。
从这个规律来看,自律不应该是行为,它只是形容人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需要一些前置条件来达到的。人生当中,很多都是这样,结果由过程构成,管理好了过程,创造了条件,功就到了,自然能成。
说起做减法,也是现在一种流行的概念,但对于多数人,也没做到,为什么?
因为多数人,听了这些概念,只是对大脑按摩了一下,就没后续了。
并且,环境没改变,人也就在这个环境场中被遥控按照原有轨迹行动了。而环境包括外在环境(眼耳鼻舌身),和心里环境(意)。
外在环境,需要断舍离。
心里环境,需要扫心地,勤拂拭。
但这个貌似也很难,那怎么办?还有什么秘诀么?
在有限的时间,计算做更重要的事情
生活小窍门3:从众+公众承诺。 从众随大流既然是人性,那就顺应人性,利用人性。
找几个伙伴,组个小群(40人为限,一个月为限),早上做公众承诺,晚上播报自身注意力动态及正向结果,第二天早上继续公众承诺,同时添加上对前一天没做好的其中一点做改正承诺。在大家都这样做的从众过程中,群内伙伴互相鼓励,认同彼此,树立榜样,7天内有缺报2次踢出群以制造稀缺感,看这不就是利用了影响力的6大原则么——好感、互惠、社会认同、承诺和一致性、权威、稀缺。当然,群规可以根据情况逐渐增加,越简单越好,越聚焦越好,少就是多!
有个FBM人类行为模型:足够的动机+实施这个行为的能力+实施这个行为的吸引因素。这三点,完全可以从上面的社群建设中找到对应的点。
树立榜样,公众承诺
最后,再总结一下,生活小窍门,现在被人们开发出越来越多,里面很多被有商业头脑的人做成了产品,因为那些小窍门本质上是人生活中的痛点,但不同维度,不同高度的人,痛点也是不同的,而注意力这个痛点,却是生活中所有人的痛点,如果能解决这一个痛点,就能起到一力降十会的作用,自然可以衣食无忧,财务自由,至于其他繁多的生活小窍门,即使不去了解和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
窍门
所以,生活最大的小窍门,其实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古人也其实早就说过这个事情,即“善护念”,这是一切修行的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就掌握这一个生活小窍门吧……
善护念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