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民国时期,张秋北关出了个活神仙,人称外号“人疯子”。
人疯子原名张任凤,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大他十七八岁的哥哥。他母亲生下他哥后,不知为什么,就不会生养了。寻医问药,也没有效果。
有一年的秋天,打陕西来了个道士,看了看人疯子的家,念念有词的在他家门口来回走了三遍,就走了。那年年关,他母亲忽然有了身孕,第二年的秋天人疯子出生了,取名张任凤。
张任凤的家境还算可以,有五六十亩地。等到张任凤七八岁,就让他上了私塾,读书识字。可是,好景不长,在张任凤十二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他只能和兄嫂生活,这一变故,张任凤也就不能再上私塾了,好在上课几年私塾,认识字,能看书写字,那个年代能识字的有几人,兄嫂不识字,还得指望张任凤写写记记的,对他还算可以,让他干点农活,能吃饱穿暖。
那个年代的农闲时节,特别是冬天,天黑的早,屋外很冷,都躲在屋里不出来,又睡不着,对把的老爷们就聚在一起,吸着旱烟瞎唠嗑。年龄大的爱讲一些鬼打墙,活神仙,八仙过海,道士修行成仙的故事,吸引着小孩们跟着大人来听故事,特别是张任凤,一听成仙的故事,就入迷,缠着再讲,不睡觉,憧憬着自己能遇见仙人,能被点化成仙。
后来,张任凤听老人讲,看了周易,能掐指会算卦,能前知八百,后知八百;看了奇门盾走到天边不用问。奇门遁甲很神奇,一般人看不懂,一知半解的人、会疯疯癫癫,全看懂的人、是活神仙。这下张任凤来了兴趣,到处打听谁有奇门遁甲这本书。可能他真找到了。
慢慢的人们发现张任凤和常人不一样,话语越来越少,有时双手比比划划,嘴里念念有词。村里老人说,张任凤一定是看了奇门遁甲,一知半解。谁知道呢?问他,只是笑一笑,什么也不说。
后来,张任凤也成了家,有了个女儿。
十几年后,张任凤疯癫的越来越厉害,旁若无人的比比划划,念念有词。等他从人前过时,都说,“人疯子”来了。
有一年,接连下了七八天的雨,柴火都淋湿了,没法做饭。张任凤媳妇埋怨他,没干柴做不了饭?他却不急不慢的说,能做饭。他媳妇急了,没烧的烧你个腿啊,张任凤说,那就烧我的腿吧,他就真把一条腿放进锅底烧起来。结果他的腿没烧毁,桌椅的腿都没了。人们才知道张任凤修炼出了一定的道行。真的吗?
有一年,张任凤去高粱地除草,结果他把亩多地的高粱除的只剩中间的一棵高粱。秋收时,围着那一棵高粱他平整出了场园。他疯疯癫癫的,也没人管他。这天,他拿着杆子,搬着凳子,说是去打高粱,并嘱咐他媳妇,中午给他去送饭。他媳妇没当回事——就一棵高粱。等到下午一两点了,他还没回家吃饭,就去送饭,看看怎么啦?到哪里一看,好家伙,张任凤正坐在凳子上,汉汗流浃背的打着高粱,高粱粒正哗哗啦啦的往下落,已经落了一大堆了。他媳妇可高兴坏了。赶紧说,你下来吃饭,我接着打。这一说不当紧,坏啦,再一看,那颗高粱已没有粒了。古时认为,如果你时运旺盛,会有神通帮你多收粮食,多说话就停止了。真玄乎?
女儿已出嫁,媳妇也走了,只剩下张任凤自己疯疯癫癫的过活。有一年麦收前,他女儿的公爹知道张任凤有道行,就让儿媳妇回娘家问问,今年麦子是熟收还是生收。结果,张任凤不答话茬,只是中午吃的烙饼,张任凤一个也没烙熟。张任凤女儿回婆家和她公爹一说,他公爹赶紧安排多上人手收割麦子。结果,当晚就下起了冰雹,张任凤女儿家麦子收收的早,影响不大。真这么厉害?
后来,据说张任凤出走了,去了陕西,听说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还有张秋人去陕西,见过他呢!说他在一座高山上修炼,也不疯癫了,真修炼成了活神仙。也没人考证?
当地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了个“人疯子庙”,每年有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