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十五部武侠小说塑造了一个又一个为国为民的盖世大侠,在众多的盖世英雄中,要问活得年纪最长的人,莫不是一代武学大师张真人。张三丰张真人仙风道骨,一心致力于静修,作为武当派的开山鼻祖一直被众多江湖中人所敬仰。在众多人为武当派的张翠山和殷翠翠的爱情而唏嘘不已时,却深深地忽略了其师父张三丰的感情故事。
年少初遇是偶然,奈何倾心难忘怀
张三丰原名张君宝,自幼拜在少林高僧觉远大师门下,在少林寺藏金阁,为其授业恩师觉远大师端茶送水,守护经书,以防江湖歹人暗中盗窃。多年长伴青灯古佛,少年内心早已平静如水,奈何一件意外发生,改变了张三丰的人生轨迹,也让张三丰一生都对一人难以忘怀。这日,十三岁的张三丰如往常一样同师父打坐、练功,没想到不速之客尹克西和潇湘子垂涎少林武功已久,盗取了经书典籍《九阳真经》,张三丰立马同师父追赶二人,四人行至华山之巅,奈何二人武功高深,师徒联手也不敌,就在师徒二人一筹莫展之际,张三丰遇到了生命中的女神。
此时华山之巅刚刚展开新一次的华山论剑,新的华山五绝诞生,刚封为西狂的杨过与郭襄正下山之时,碰到了此时受伤倒地的张君宝师徒,张君宝在杨过的指点之下,打败了尹克西二人夺回了经书,在郭襄专注为张君宝包扎伤口之时,小和尚张君宝少年情窦初开,忘不了这位活泼可爱的小姐姐认真的模样,怔怔的看着这位轻松灵动的侠女,这副容颜在少年的心中便再难抹去,这年郭襄十六岁,张君宝十三岁,少年心中情感如小鹿乱撞般青涩,又如火山喷发般热烈,但是从她的眼中,张君宝知道郭襄的心心念念的全是眼前这位武功盖世的大侠,而自己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和尚,又怎能轻言喜欢,二人并无太多言语。张君宝本想在日日清修中以消磨悸动之感,却没想到日后却能重逢那位盈盈笑意的女侠。
再见容颜依旧,爱慕之情更胜一筹
自上次分别之后,郭襄遍寻江湖也不见当年的大哥哥,始终不能接受大哥哥已经隐匿江湖的事实,就在她行至少林寺之时,正巧碰到少林寺有难,何足道挑战少林寺,郭襄本想助其一臂之力,但是张君宝力挽狂澜成功击退何足道,郭襄见到年幼被欺的小和尚如今武功大进,也欣慰不已。没想到却因为使用非本门武功,被逐出少林寺,觉远大师带着郭襄和张三丰逃离少林寺,在觉远奄奄一息之际,亲自将九阳真经默诵给在场的无色、郭襄以及张君宝,三个皆熟记于心。
漫漫路途,郭襄知道自己并不能驻足于此,大哥哥音讯尚未知晓,便准备继续踏上了找寻大哥哥之路,但此时的张君宝却难掩内心的重逢之喜。几年未见,她容颜未改,依旧是那般活泼可爱,既有大姐姐般的贴心温柔、又有小妹妹般的灵动自然,让人不生爱慕之情。面对心中的女神,张君宝却始终羞于开口,只能接受她即将离去的事实。郭襄看到这位无处可去的小弟弟不自觉心生怜悯,将手中的铁罗汉交给了张君宝,又在腿上取出了金丝镯想让张君宝拿此信物去投奔郭靖夫妇,说罢便骑上驴背潇洒离去。
只留下张君宝呆呆站在原地,目送郭襄离去,他深知此去一别,不知道何日才能相见,再见面两人又会有怎样与众不同的经历,此刻的他想要冲上前去一吐内心爱慕之情,但终是理智按捺住了那份悸动,往后余生二人再也没有见面。此后的张君宝就像几十年前的自己一样始终站在原地看着郭襄离去,仿佛也在等着郭襄归来。有人不禁疑问,张君宝成为了张真人仙风道骨、一心向道,早已斩断前缘,又怎会汲汲于儿女情长,对郭襄念念不忘,这疑问从其给弟子的取名中就可以解答。
终成武学大师,弟子名中蕴藏情愫
张君宝并没有如郭襄所愿去投奔郭靖大侠,而是独自研究武学,闭关静修,凭借着对武学的极高造诣,以及觉远默诵的九阳真经,张君宝自创太极剑、太极拳,武当龙爪手、真武七星阵等高超武功。此时的他功成出山,知道郭襄女侠在四十岁时不再拘泥于儿女情长,而是创立峨眉派之时,仿佛也想要与她一般开创新的武林门派,在七十岁的时候在武当山开创武当派,广收弟子,倾囊相授。郭襄不曾忘记她的大哥哥,风陵渡口初相遇,郭襄选择将其大弟子名字改为风陵,以诉说其相思之情,此时已经成为张三丰的张真人又何尝忘记了郭襄,于是效法郭襄,在武当弟子的名字中,以吐露其真情实感。
在武当七侠中,众人所知晓的是宋远桥、张翠山、殷梨亭,但除此之外,另外四侠的名字连接起来便是远桥之下泛莲舟,岱岩石上溪松流。万仞翠山梨亭在,莫问声谷空悠悠。从这首小诗中可以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张真人的情感。这些地方都是曾经张三丰和郭襄一同经历的景色,张三丰借此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怀念那个温柔善良的女神,尤其最后一句声谷空悠悠更是表达了再也见不到心上人的落寞之情,这首诗中也暗示了张三丰终身不娶的原因所在,正是因为心系郭襄,难以忘记曾经的美好过往,所以终生难以接受其他女子走进心里。
结语:张三丰一生武功登峰造极,名满天下,却一次次与魂牵梦萦的郭襄错过,在两次萍水相逢中,他本有机会向她吐露心声,但却始终没有开口,究其原因不过是他内心深处的自卑之情,初见之时她是守城大侠郭靖、黄蓉夫妇的掌上明珠,而他却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和尚,论武功、论家世,他又怎能与之匹配?张三丰本可以去襄阳城投奔郭靖借此等待与郭襄的再次相见,但是快意恩仇的少年男儿又怎能甘心寄人篱下?在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中,终是襄王有梦,神女无心,只留下那对铁罗汉聊表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