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跑圈网:

姐夫起名大姐夫的人世间10纪实作品

   时间:2025-07-15 阅读:

大姐夫的人世间(10)(纪实作品)

杨崇德

引子:大姐夫啊,你在人世间的岁月,尽管苦难而匆忙,但也闪烁着无穷的光芒!你那一缕缕光芒,所映射出来的辉煌,就在于:你活了67岁,当了43年姐夫,躲了5年计划生育,生了5个儿女,得了9种疾病,与病魔抗争了22年,却没享受到1天舒舒服服、无病无痛的父辈日子……

28,我的高考1984年8月,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岁月。

这年夏天,我参加高考,也离开了泸阳那所母校。

在泸阳的三年时间里,我除了嘴巴上长出了毛茸茸的胡须外,鼻梁上还戴了一副亮色眼镜。

我的中学生涯,就这样被我走到了尽头。

这个暑假,我也不到大姐夫你那里帮“双抢”了。

不过,我相信,这个时候,你们三家田,一定是人头攒动,挥汗如雨,热火朝天的。

我已经考得身心疲惫,忧心忡忡。

我似乎变得与故乡的田土,有些格格不入了。

一阵等待过后,我终于等来了我的高考分数:407分。

高不算高,低不算低。吊人的胃口。

我到学校打了个转,填了1所本科,填了2所大专,还填了3所中专。

我对自己没有太大的把握,只能听天由命了。

我像一个待产的孕妇,像大姐81年到泸阳求人“换面”那样。

我不知道,这次高考,我会生出一个什么样的“娃儿”来。

如果考不上学校,就等于“流产”了;如果考了个大学,就等于“抱了娃娃”;如果考了个中专呢,就等于“生了个妹妹”。

是爹帮我这样分析着的。

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那段时间,我一直把自己关在穷天的老屋里,像个待嫁闺女。

一天,娘对我说:“代崽,你一天到晚待在房里,也不去三家田帮一帮你大姐夫他们,你就挑担柴过去,也是个好事啊。你大姐那里,肯定是没柴烧了!”

爹也用眼睛注视着我,像是在无声地告诉我:去吧!天天睡在屋里,脑壳都会睡坏的。

“挑柴就挑柴!我可不想下田了,我怕蚂干子(蚂蟥)!”我这么回应着娘。

然后,我蔫着心情,就到屋那头去捆柴。

爹已经帮我把柴捆好了,就等我去挑。

大热天的,我挑着那担柴,呼哧呼哧往半坡田那边爬。

爬到山顶时,我的双腿,都在打颤颤。

农村里的活,你越是对它生疏久了,它越是要惩罚你。

我在心里想:如果这回考不起学校,又不能复读的话,那就完了。现在还只是担柴呢,以后还要搭田坎、插田、打禾、扛府桶(打禾用具),我还不会晕死在这穷天堂里?

我挑一阵,歇一阵,终于把那担柴,挑到了打谷机声隆隆轰鸣的三家田。

这里,像过年一样热闹。但都充满了汗味和泥土味,人人身上都有一股子与太阳赛跑的蛮劲。

5岁的华英,4岁的华珍,见了我,都在喊舅舅。

10个多月的“王团长”,正坐在地上玩呢。她举着她那张肥嘟嘟的脸,痴痴地望着我这个戴眼镜的。

华英说:“王团,是舅舅呢!我们的大舅舅来了!”

可是,大舅舅没什么钱,也没给你们买什么糖。大舅舅只给你们挑来了一担柴。

大老远的,还是有人把我这个大舅舅到来的消息,传给了田间忙作的大姐夫你了。

你当时挑着一担谷回来,见了我,忙问:“分数出来了吗?”

我说:“出来了,407分。”

你又问:“今年中专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我说:“405。”

大姐夫你把嘴巴夸张似地翘了翘,然后惊喜地说道:“刚刚好!你已经过线了!会录取的,你放心!”

我把眼镜取下来,擦了擦汗涔涔的眼角,我在心里想:如果大姐夫你是录取的老师就好了,我也不会盼得这么煎熬了。

你给我倒了一盆冷水,说:“天气热死了,你先洗个面吧!”

你看到了我挑来的那担柴,嘴巴又夸张似地翘了翘,说:“你还挑这么大一担柴来,真把你呷亏了!好久冒做工夫了,你还霸得起这个蛮啊?”

挑担柴,算什么呢?

大姐夫,你比我要吃亏多了。

29,大姐又要生第四个了大姐夫,你说得好啊,读书之人,只要用了功,费了力,总会有个好结果的。

我的高考,终究没有“流产”。

我考上了一个中专——湖南省银行学校。

在湖南省银行学校读了两年中专后,我呷到了国家粮。

时间是:1986年7月。

我原以为自己可以在怀化城里工作了,但我去了铁坡营业所。搞会计。

铁坡,铁坡,像骆驼,出门就爬坡!

那可是一个比我们穷天还要陡的山区了。

尽管我被安排在那样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工作,但毕竟是呷国家粮了。所以,家里还是充满了挥不去的喜气。

1987年春节,你和大姐把你们的3个小孩,都带到我们穷天拜年来了。

主要还是庆祝我这个老弟有工作了,而且是搞银行的,天天摸算盘。

你对我说:“崇德啊,你现在的算盘,应该是打得活溜了吧?银行里面,就靠算盘了。现在队里不记工分了,要不,咱们家里的工分本,你几家伙就核完了,也用不着我来核了。”

大姐夫你说得是啊!

要不是当年,我看到你坐在火炉旁边,帮我家核工分,填志愿的时候,我还不一定会想到报银行呢!

应该说,我能到银行里工作,也有大姐夫你的一份功劳啊!

在铁坡营业所,我只呆了一年零三个月。

1987年国庆之后,我被调到了支行计划股。

离开铁坡那次,我顺路回了一趟穷天老家。

娘对我工作调动的事,开头是喜悦的,但马上又变得忧心忡忡了。

娘对我说:“你大姐又怀上了。这回,如果又是一个女,就是四个女了。这样下去,你大姐夫,就该归累死了!”

对于大姐夫你和大姐生育方面的事,我一直没有发表过多的意见。但娘已经把我当干部了,她在试图征求我的意见。

娘又说:“代果啊,万一你大姐这回又是个女,是抱走好呢?还是不抱走好?”

“抱走?又抱到哪里去呀?”我不得不反问起娘来。

如果又是个女,她就是我的第四个外甥女了。

如果抱走了,那我以后到哪里去找这个外甥女呢?

娘见我开始发表意见了,于是轻声说:“是这样的,万一你大姐,又怀了个女,她怀化的那个大嫂,已经给她想好了办法——把小孩子抱走!”

我急忙问:“抱给谁啊?”

娘说:“她大嫂已经联系好人了,是个有工作的,在铁路上上班。那边也满口答应了,在买小孩子的裙和衣服了呢。万一,这边是个女,一生下来,她大嫂就立即抱走,然后交给铁路上那个人。不和这边见面。”

我觉得有点太残忍了。

亲生的外甥女,被人抱走了,还不能和我们见面。将来长大了,走在大街上,就是遇到了,也不认识啊!

我心里,像打翻了一个五味瓶,很不是滋味。

许久,我问娘:“大姐夫同意吗?”

娘叹了一口气,说:“不同意,又有什么办法呢?一窝女,他这辈子,就该累死!”

我又问:“大姐她舍得吗?”

娘说:“你大姐是个争强的人,她怎么会舍得呢?就是一坨狗屎,她也不会舍得的。何况,还是个人呢!”

我说:“那还抱什么抱?”

娘有点为难了。

娘说:“我们也只是劝一劝的。你边娘在劝。我也在劝。她大嫂二嫂都在劝。都是为他们好,也为这个女娃好啊。抱走了,那边条件好,以后会过上好日子的。如果留下来呢,4个女,还想生一个男娃,就是5个了!5个,这怎么养得活啊?都归饿死的!”

娘说得也有道理。

就是听起来,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在心里,为大姐夫你祈祷了。

我希望大姐,这回一定要争口气:生个男的出来!

30,华梅不抱走了生育这东西,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X如果加了Y,就是男的。

X如果加了X呢,必然是女的。

这是我上初中时,那个代课老师杨解说给我们听的。当时,我还在下面笑呢,因为X、Y都是英语字母,男女身上怎么会流淌着英语字母呢?

1987年的11月,我可怜的大姐,又生出来一个女娃!

虽然,我当时在遥远的怀化上班。

但我估计,大姐肯定又晕过去了。

那年代,生头胎,理直气壮;生二胎,偷偷摸摸;生三胎,担惊受怕。

可大姐夫你呢,已经生出了第四胎!

我真为大姐夫你和大姐不屈不挠、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所感动。

要知道,生下来,就是一条生命,就有一张嘴。要吃,要喝,要用。

家有儿女两双,就类似于办了个幼儿园。你就是再有能力,再没日没夜地劳作,恐怕也难让这个幼儿园变得快乐无忧了。

1987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早了一些。

三家田王古塘旁边,那棵梅花树,也已经开满了朵朵小梅。

大姐夫你呢,站在王古塘的田埂上,望着那树小梅,既感到了冬天的严寒,也感受到了严寒过后的那般春的气息。

你把大姐生下来的这第4个女娃,取名为:华梅。

至于她将来姓不姓廖,已经不重要了。

你要给她取个漂漂亮亮的名字。

因为,你是她真正的爹啊!

怀化的大嫂,已经得到了消息。她准备在铜湾的赶场日,下来抱这个华梅。

这样,一分一秒的时间,在你、大姐,还有那个幼小的华梅中间,就显得是那样地金贵无比了。

每次给华梅喂奶,大姐都要抱着她呜呜地痛哭一番。

你拖着其他三个女儿,看到这种场景,心如刀绞。

一个大男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将要被抱走。被一个陌生的人,抱在他们的温床上,宠着她,喂养她,以后让她喊爸爸妈妈。这是怎样的难以割舍、难以面对的场景啊!

你一下子从暂时的理想主义,变成了现实主义。

你对我大姐说:“从崽啊,你也别哭了,华梅不抱走了,我们自己养着!哪怕,我今后不吃不喝,我也要把她养大成人!”

听到你这番话,我的大姐一下子回过神了,她脸上立刻有了喜悦。

大姐说:“不抱了?我们真的不抱了?”

你说:“做爹娘的,都舍不得啊,还有什么抱的呢?”

大姐流着泪,笑起来了。

大姐对着怀里的小女婴说:“梅梅啊,你好生看一看你的爸,他不让你走了!他舍不得你呢!我也舍不得你呢!你是妈身上的一块肉啊,我怎么舍得了你呢?!”

你的大女儿华英,就站在旁边。她也笑了。

华英高兴地说:“好了!妹妹不抱走了!”

或许,华英已经懂事了。

(本篇写成于2021年4月1日。2022年11月19日夜,于长沙家中稍作修定。)

请看续文:《大姐夫的人世间》(11)关于本纪实作品的几点声明:

1、本纪实作品,写于我大姐夫去世后的半个多月里,即2021年3月下旬。大姐夫走的时候,亲人云集。这也是上天对我大姐夫的恩赐。

2、本作品曾发表在本人微信公众号上,感动过许多亲友。若读者想阅读本人其他作品,可在微信上搜索并关注《崇德随笔》微信公众号。

3、本作品追求绝对真实,以还原我大姐夫所处的岁月。约10万余字。现特推荐给 “齐鲁壹点” 平台作为首发。欢迎读者朋友提出批评意见。

4、本人反对:网络上某些靠流量赚钱的写家,别将本作品肆意拖到其个人账号上转发,以赚取流量。对此,本人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作者简介:

杨崇德,男,1965年10月出生,湖南怀化市中方县人。1995年加入湖南省作协。曾在全国两百多家报纸、期刊上发表文学作品近千篇。数百篇被《作家文摘》、《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杂文选刊》、《读者》、《故事会》等刊物转载。上世纪,本人曾被《微型小说选刊》列为“微型小说百家”之一。2010前后,本人出版了文学作品集《故乡的云朵》、《冬天的生活》、《丛林狼》、《麻麻亮的天》等。有作品曾获《小说选刊》2014-2015年度“读者最佳印象奖”。有作品被译成德文,在德国出版发行。有数篇作品被全国50多所重点中学选为语文考试分析试题。本人系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理事,现任湖南省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

壹点号崇德随笔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杂志

为什么要做微信SEO

网站设计:网站首页设计优化时应注意哪些操作

更多>最新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百科知识 |  风水起名 |  健康养生 |  科技科学 |  法律知识 |  生活维修 |  旅游休闲 |  综合资讯 |  财经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