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财神《五姓财神》超大尺寸彩色唐卡。24K金拉线,矿物颜料上色绘制。
苏洵所谓的失败只是败在了前半生的气运上,但个人的格局和视野却是自己一生受益且能够向下传承的资产。运不到,可能只是时间未到,耐心的读好自己的书,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做好自己的全部准备,待到势来,顺势而为,终能实现个体价值的增值。
苏洵自己考场不得意,一不气馁继续发奋,二不把理想强加于儿子,而是以身作则,古今中外都很难得。苏家两兄弟两兄弟那么爱看书,应该是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苏洵润物无声,很高明。看《名二子说》,苏洵根据兄弟二人的个性相应取名,未思进先思退,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再看兄弟二人后来的人生境遇,不得不感叹,三岁看老,一个人的个性就是人生底色,难以改变又影响极大
此讲对于教育子女的思路很有帮助,其实除非出生后就远离原生家庭的孩子外,任何人身上都会有很深的原生家庭的烙印。父母的言传身教重于一切其他形式的后天刻意教育。当今父母教育孩子恨不得将所有听说的、认为有用的、别人家孩子正在学的一股脑塞给孩子,急切的感觉和焦躁的情绪充斥在自己和孩子之间,我认为大可不必。慢下来,自己先养成每天学习知识的好习惯,孩子自然而然就开始模仿你了,自己学习的具体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好的习惯和状态。说白了,人这种高智慧生物的基因决定了他需要通过模仿和习得去使自己融入这个环境和社会,降低生存的风险,人类一生其实都有这份安全生存的需求,所以会不断习得各种能力,幼年时期接触他人的机会少,频繁接触父母的机会最多,父母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自然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渠道。
经常听到人们口中说谁家的孩子性格或者喜好真随父母,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基因遗传对于人的塑造,其实绝大多数人显示出的性格喜好方面的特点都是后天模仿习得的,而习得的渠道也是通过父母。
所以借此机会想建议每天奔波于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的家长们,慢下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先培养一下自己的好习惯和好心态,你的孩子每天都在关注并模仿着你。把自己的三观摆正,自己先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孩子通过对你的模仿无论将来走什么路、向什么方向发展,人生都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