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龙:原创
发簪,古人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相传是一个书生将不便于梳理的长发盘起,随手将手中的毛笔插于脑后而得名笔簪,后人纷纷效仿,添枝加叶,名门闺秀们更加是在上面大作文章,金银铜铁、竹木玉石、陶瓷玳瑁……
万变不离其宗,不管它如何变化,最终的目得是稳固和美化头饰,发簪分为单头和双头为主流,虽说也有多足簪,但是基本上是富裕家庭的专属,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双肩簪。
双肩簪又名对顶簪,因为双肩簪两端基本上一致而得名,流传至客家,客家人根据它的外形酷似扁担所以给它起名“扁担簪”也就是专家术语里的“双尖”,相传一位痴情女子将“扁担簪”一分为二赠予出行的丈夫,将一剩下的一半磨成尖角佩戴,故得名“单尖”。总称压发簪。
扁担簪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己婚妇女被要求将秀发梳成发 髻,扁担簪从任何一个顶部都可以直接插入发 髻,就是凭借这一个便利的特点,成为当年女性最流行最常见的头饰,可以说,只要在华人的地方,都有它的存在。
长征源民俗博物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