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肘子有大鲤鱼就“农村”?了解文化,内陆宴席一点不比吃海鲜差
现在喜宴、周岁宴席请客都以吃海鲜为荣,没有个石斑鱼、多宝鱼都不算上档次,其实,现实中更多的内陆地区是吃不上新鲜的海鲜的,即使能买到冰鲜的鱼类,做出来的味道也是跟海边味道有天差之别,因此海鲜在内陆并不是很吃香。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食材和菜系,内陆地区真没必要以吃海鲜为荣,反看自己当地的特色食材做出来的菜同样精致又好看,一点也不必吃海鲜差,最重要的是更适合当地朋友们的口味。
最近朋友家孩子过3周岁生日,邀请大家在饭店聚餐,我特意拍了一桌给朋友们看看,这是山东内陆地区以面食为主的地方,家常菜做出来一点也不逊色海鲜。
山东内陆很多地方,孩子不过周岁宴、不过百日宴,但是大办3岁生日,菏泽这边就是大办三周岁,这一桌菜880元,个人觉得一点不比吃海鲜差!
山东内陆的宴席,和别的地方有所差别,山东盛产牛肉、黄河大鲤鱼、更喜欢酱香、咸鲜口味的鲁菜系,再加上山东这边喜欢上菜量大实惠,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会认为山东菜味重、不精致、一锅端,其实一个地方一个风情,仔细感受都有它自己的独特魅力。
山东是儒家思想发源地,免不了规矩多,办宴席讲究鸡鸭鱼肉,样样俱全,寓意吉祥如意,一生圆满。
山东汉子能喝酒爱喝酒,尤其是清香型白酒受欢迎,一桌子如果6个男人都喝,7瓶差不多才够,碰上个劝酒的,8瓶也打不住。上菜前先上烟、酒、糖块、瓜子,这样边吃边聊,等所有朋友来齐以后统一上菜,大家也不会感到尴尬。
饭店上菜都是要求现做,热菜现做是比较慢的,凉菜可以提前准备好,因此默认上菜的规矩是“先凉后热”,前头6-8道凉菜先上去,坐一张桌子的人都互相认识,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聊,渐入佳境也不尴尬。
一般凉菜必有:酱牛肉、烧鸡、凉拌皮冻、小糕点、凉拌猪头肉等,每个饭店不同,自家的拿手小菜也不同,香椿苗豆腐丝、白菜心海蜇头、大拌菜、也是凉菜的常选,以实惠为主。最近几年又时兴这种雪媚娘小糕点。
热菜肯定会有红烧大肘子和红烧大鲤鱼。很多朋友看到这两道菜就会嘲笑:土、农村人。还是那句老话,每个地方传统不同,在当地再有钱,一桌几千块,肘子、鱼也是传统宴席必有的菜,再土也得有,并且这跟穷没关系,山东很多人还是喜欢大口吃肉,肘子吃起来就是很过瘾。尤其是红烧大鲤鱼代表的吉祥意思太多了,今天就来说说这条鲤鱼。
孔子的夫人生下的第一个男孩,孔子为儿子取名鲤,表字伯鱼。鲤鱼为祥瑞的习俗,在春秋时已经普及。
有些地方在举办婚礼时,婚宴上是一定要有红烧大鲤鱼的,专门给媒人吃。还有“鲤鱼洒子”的仪式,即在新娘下车的时候,男方的人把钱往四下抛洒,于是鲤鱼成了祝殖祈育的祥瑞。
孩子生日,上大鲤鱼寓意:鱼跃龙门来寄托望子成龙的期盼,山东很多地方上双鱼,甚至是三鱼。一条红烧、一条清蒸,一条炖汤,这种“鱼”的吉利观念甚至远传日本。
在日本,每逢男孩节这天,有儿子的人家须悬挂漂亮的鲤鱼旗;商肆店铺开张的日子,特意将蓄养鲤鱼的鱼缸放在门前以求“利市”、“大吉”;而旧历新年迎财神时,一对“元宝鱼”更是不可或缺的物品,因知鲤鱼在北方很多人心目中还有财神爷的意义。
鸡、鱼、肉都有了,鸭肯定少不了,北京烤鸭这道菜最初是鲁菜,即使到现在,北京烤鸭沿用的酱料还是山东人最爱的“甜面酱”以及葱丝、黄瓜条。
基本的传统菜上完以后,其余的菜可以随意点,就像大虾、扇贝、蒜蓉生蚝、冰鲜鱼这些海边才有的东西,多数时候点下来并不作为主菜,而是作为“添头”,为了让宾客吃个新鲜,反而是牛肉、羊肉更受欢迎。
海鲜在内陆,很多时候并不受欢迎,很多人吃不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不新鲜。
生蚝腥臭、海螺腥臭、冰鲜的鱼很多时候蒸出来柴的可以媲美鸡胸肉,还不如现杀现做的黄河大鲤鱼,肉嫩鲜甜,说实话,想吃海鲜还得去海边。
今天拍菜只是一部分,并没有拍全,山东宴席讲究双数,前面有凉菜,后面有热菜,末尾有2汤,最后还有6种面食,末了还会上果盘和糕点。
山东的宴席 又实惠又好吃,酒管够,还管吃饱,朋友们,可别再说山东菜上不了台面了,讲究得很!
末了,问朋友们一句,这一桌菜有16个盘子4个汤、6个面食外加果盘 才880元,你觉得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