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里的历史#学习赵武灵王。
资治通鉴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位君主,也是赵国第一位称王的国君。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继位之初,赵国受到中原各大国和边疆游牧民族的侵扰。
通过胡服骑射,赵武灵王让赵国迅速强大起来,在中原争霸中采取连结秦、楚、宋以牵制齐、魏、韩等国的策略,趁混战之际彻底消灭中山国,对外巡行北疆,收服东林和楼烦,开辟了云中、雁门和代三郡,在阴山下修筑了赵长城,开拓土地千里,使赵国成为除秦之外的第一强国。梁启超其为黄帝之后的“中国第一雄主”。
赵国疆域
但是如此雄主却做了两件错事,导致他没有善终。
一、因为个人喜好,废长立幼。
历朝历代都会因为继承问题或多或少引发内乱。周朝礼法规定嫡长子继承制,但是不遵守的君王大有人在,会根据自己的好恶选择继承人。
英明神武的赵武灵王也犯了这样的毛病,因为宠爱吴娃就爱屋及乌宠爱少子赵何。因此就把原本的太子赵章废黜,传位于赵何,自己做起了所谓的主父。当时的中国还没有太上皇的称谓,主父应该类似于太上皇。
赵何
赵武灵王的最初想法是要专心于军事,所以才退居幕后。但是退居幕后就等于是放弃了部分甚至是很大部分的权力。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赵武灵王退位后可以通过其如日中天的威望号令赵国,但是此时的赵国是赵王的赵国,不再是主父的赵国。赵何年幼尚不懂事,但他的臣属是这样认为的。
赵武灵王和赵国也算幸运,成年后的赵何也成为了一代明君,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军事强大。
二、继承人已定,犹豫摇摆,欲将赵国一分为二。
赵武灵王看到原本的太子赵章屈居小儿子赵何之下心有不忍,想要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何做赵王,赵章做代王。如此想法让本来就心有不满的赵章正好找到了可以起事的借口。奈何力有未逮,赵何及其臣属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公子成和李兑消灭了赵章的军队,赵章逃到了主父所在的沙丘宫。二人怕赵武灵王秋后算账就堵死了沙丘宫。赵武灵王欲出不得,在沙丘宫靠掏鸟窝坚持了三个月,最后被饿死了。
呜呼,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居然被饿死沙丘宫中!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本来凭借赵武灵王的功绩如果得到武的谥号算是理所当然,但最后却带了一个灵字,何其哀哉!两件糊涂事毁了他的一世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