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有许多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地名,这些地名直到今天还在被南安人以各种方式使用着,彰显了南安人厚重的历史情结。光南安本身就有很多古称和别称,如丰州、武荣、柳城等,这些古称背后都有一段典故和故事。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南安”本身就是一个古地名,大泉州的母亲河——晋江的古称就是“南安江”
根据唐《元和郡县图志》、《省河杂志》等多部史书记载,“晋江古称南安江”。最早西晋建立后,在福建广东一带设立了晋安、东安、义安等郡,这么多“安”大概是源于西晋王朝觉得,经历了东汉末年的丧乱和三国时期的分裂之后,国家和人民需要安定,因而这样取名。南安最早就是东安郡的治所所在,而从那时甚至更早,“南安江”的名称就已经存在了。可惜,西晋只是短暂地安定了二三十年,就遭遇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偏安南方,是为东晋。
以安为名,却是难安,这不能不说是历史令人不胜唏嘘之处。而东晋时期,衣冠士族和流民不断地南迁,进入南安江流域定居,渐渐聚落繁盛起来,后来他们为铭记自己晋人文化身份,也为纪念先人开拓之功,就把江改名为晋江。
晋江流域支流众多,覆盖面积占今天的整个泉州市近一半的面积,是泉州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其在南安境内主要为东溪和西溪两条。关于晋江的源头,自古以来莫衷一是。2002年,泉州市组织了一次晋江源头的考察工作,以“河源唯远”即河流最长者为干流的原则,最终确定南安西溪-都溪尾溪北支流为干流,源头在安溪云中山梯仔岭东南坡,还在那树立了“晋江源”石碑。于是乎,这晋江和南安江的渊源也似乎仍以当代的方式诉说着。
南安境内多山,山泉渗流汇集成东、西两溪,环行其中,这长长本流水即成晋江干流和主要支流。东溪从永春源头,在永春境内称桃溪,自西北向东南流入南安境内,主要经罗溪、淘溪、梅溪等。西溪源头安溪,在安溪境内称兰溪,向东一路流经英溪、蓝溪,最后与东溪在丰州镇双溪口合流奔向出海口。
这些山水之间,交织出一处处良田美景,涵养了南安人的身体和心灵。同时,溪河经常泛滥成灾,也考验磨练出了南安人的坚强和奋斗。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南安九都截东溪修建起了全省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山美水库,既可灌溉下游良田,又可防洪发电。时至今日,山美水库已是南安一处吸引人前去游玩的美丽风景。
千年来,南安江-晋江养育出了泉州的“海滨邹鲁”,东溪、西溪涵养了南安的人杰地灵。今天的南安人更应爱惜保护这条母亲河,让碧水永远如画,古城永远有着青春焕发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