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默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轮胎也能体现出国家的发展,在中国轮胎巨头应该是台湾的正新轮胎集团。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从1967年到目前为止,正新轮胎集团已经在全国拥有5个研发中心,旗下的员工有3万多人,销售遍及170多个国家。正新轮胎集团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一切都要得益于罗结的领导。
罗结出生于1925年,他的出生对于家人而言是半喜半忧。因为那时候国家正处于动荡时期,他们家又是做佃农的,日子本就过得紧张,他一出生,家里的经济压力就更重了。所以罗结小学读完就开始帮家里卖货。小小的他就已经体验过人情冷暖了,他也知道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正是这段艰苦的经历,磨练出他优秀的人品。
那时候罗结靠着卖蜜饯赚钱,每天挣的不多,还得到处叫卖,非常的辛苦。就这样过了六七年。直到1945年日本撤离台湾,他的生活才出现了转机。那时候战争刚刚结束,自行车是非常抢手的东西,而与之相应的就是轮胎,不少商人也都瞄准了这一商机。罗结也非常看好轮胎制造,于是就去学习,他先是在北门轮胎与大新轮胎行当学徒。
这一行对于罗结而言,其实还是很陌生的,他从门徒学习,一点一滴的做起,直到五年后才掌握了做轮胎生意的要领。1951年的时候,罗结26岁,他和连荣车行的老板李陈荣合伙创办了连新轮胎。当时李陈荣很强势,为了顾及公司的发展,所以罗结一直忍让着他。就这样,过去了十五年。罗结认为时机到了,于是就跟李陈荣分开了。
罗结创办了一个新的车行,起名为"正连新",其实也是为了能够继续使用之前的招牌,不过这件事得到了李陈荣的反对,于是罗结只好起名为正新,这也是如今正新轮胎的前身。不过李陈荣还是不愿意放过罗结,于是就将他店铺门口的土地都买了下来,没办法,罗结只好将车行搬迁去了彭化县,与他一起来的还有178个员工。
罗结非常的努力,在他的带领下,正新车行也终于走上了正轨。截止到1973年,正新车行已经有了上千名员工,也成为了台湾的轮胎领军公司。罗结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决定到内地建厂,这个决定也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虽然说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比较冒险,可是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对的,也正是因为罗结来内地办厂,让车行的产品销量上涨,企业也做大了。
对于罗结而言,他的终极目标就是成为轮胎大王。他虽然带领的企业来到了内地,可是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当时中国还是一个自行车为主的国家,对于汽车轮胎的需求并不高,而正新车行主要是以汽车轮胎为主,所以说罗结还需要等待几年,才能够打开内地市场。
其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内的汽车大部分都与国外有关系,也就意味着你要做轮胎也得跟他们打交道。国际上也有很多轮胎公司,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于是罗结决定做性价比高的轮胎,同时也依靠民族优势,和政府合作,打开了国内的销路。
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汽车产业也有了快速的进展,汽车也逐渐的普及起来。正新企业找来了备受欢迎的姚明和林书豪为其做代言,同时正新的发展也引起了国家领导人都重视,所以正新集团也从家族企业发展成为国家品牌。目前正新集团每天都会有100多万的四轮,二轮车轮胎销售到各地,产能非常的高。虽然说与米其林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已经成为亚洲的轮胎企业佼佼者。
罗结从一个普通穷苦的佃农,做到如今的大企业老板,这期间,他脚踏实地的工作,成为了中国轮胎大王。罗结可以说是正新的灵魂,如今罗结已经年过九旬,身体的原因也让他不得不将公司交给下一代。
其实每次说起罗结,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故事,正是因为他低调的做事风格,才让人们更加尊敬他。他创建的轮胎帝国,如今是中国人的骄傲,他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够成为人上人。相信罗结创办的正新,会越走越远。
回首正新的发展,我们仿佛还能够看到那个挑着扁担叫卖的小哥,他靠着自己的专注,以自己的能力将中国轮胎跻身到世界轮胎行业中,这就是罗结与正新的故事,相信也能鼓舞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