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的父母家长,亲切地呼唤自家孩子,但是,他们呼唤的一般不是孩子的真实姓名,而是小名,俗称乳名。
在民间,有给小孩起乳名的讲究,这样的讲究是怎麽来的呢?我国取小名的习惯由来已久,上古时期,孩子出生不久之后要取名,为了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也就不讲究名字文雅与否,只是作为一个称呼而存在,比如,周公之子小名叫禽,孔子之子小名叫鲤等。
人们为什麽喜欢给小孩子取乳名,而且,直到现在依然盛行不衰,这其中有如下解释:一、借用身边的金石、花鸟、鱼虫,甚至是禽兽之名,随口叫成,朗朗上口,好记好叫。
二、缘排行而命名或出于迷信特意取用的,像阿猫、阿狗之类,既有亲昵怜爱,又有卑贱、易「养活」的意思。
三、讨个吉利口彩,如家宝、来福、喜儿等,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
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百姓黎民,人人都有小名。比如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宋孝宗赵奋小名小羊;还有一些圣贤名臣,也都有自己的小名,比如孔子小名丘,谢灵运小名客儿等。
到了现代社会,给孩子取小名变得越加普遍。由于小名只在家庭内部使用,因此,一些「小毛」「小狗」之类,不登大雅之堂的名称,经常被用作孩子的乳名。
而关于取小名,还有一则和李白相关的轶事:李白和妻子许氏,生下一个女孩儿,由于孩子出生时,皓月当空,就给她取名「明月奴」。
人们从如今传世的李白诗歌中,发现有大量吟咏月亮的诗句,由此,也可发现李白对这个女儿的锺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