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闯关东》的主人公在介绍自己家乡时说:“俺是章丘朱家峪的”“丘"和“峪”是北方地名的常用词。
”我的老家就住在那个屯儿”其中的“屯”也是常出现在北方地名的后缀,简单又朴实,那是家乡的所在地。
丘、峪、屯其实指的都是很小的区域,但影视剧中常常被人提起,那么这些地名后缀又是从何而来?有何含义?
丘是地名的主要用字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丘“这样的地带,河南的商丘山东章丘,有不少沿用至今。何谓”丘“?
《说文解字·丘部》有言:“丘,土之高也,非人为所为也”《字汇》“解释说:”丘,聚也”多指聚居部落,我们的祖先通常选择自然形成或人工修筑的高地上,作为社会生活的中心。
丘字地名的形成与洪水有关。自古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洪水泛滥,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有利于防汛,而高地又易守难攻。
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那么选择近水、向阳的高坡台地,既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用水的需求,又能定居农业。人们在此长期定居,就形成了聚居部落,并且冠以某丘某虚之名。
中国地名的文化丰富多姿。命名的原则既体现了自然地理风貌,又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底色与文化心里,挖掘其背后深藏的特殊含义,既有趣又有料。
传说现河北地名任丘,取名似乎与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有关,汉代巡海使中郎将任丘在此地修筑城池以防海口,因此取名任丘城。
当地民间相传,这位战功赫赫、百姓爱戴的任将军死后葬于今城西北角,于是此城池被冠以任丘之名。
峪是地名的主要用字之一峪:《中国地名通名解集》解释说:峪用作沟谷、山或自然村落名称,作为地名主要在我国北方山地丘陵地区。
现河南省广武镇境内,有一著名地理标志,黄河中下游分界点桃花峪,因其地貌和三月桃花而得名。
泰山西麓,天空澄澈,桃花如流瀑、赤鳞鱼身姿灵巧,摇曳多姿,可谓世外桃源、美不胜收,因此有桃花峪的美称。
然而在历史长河中,中原地区原是政治经济中心,后来为避战乱,例如著名的五胡乱华、靖康之耻,人们背井离乡,迫不得已进行大规模迁徙。
中原地区大量以”峪“为名的命名方式,渐渐传到南方土家族和湖南部分地区。中国人对土地、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走到哪里还是有着家乡文化的影子。
地名承载着文化,是和前人思想的链接,曾经沧海沦为水,多少历史沦为了尘埃,但我们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生生不息,根植于我们的骨子里。
屯是地名的主要用字之一屯:从炸死了张作霖的沈阳皇姑屯到繁华热闹的北京三里屯,中国北方有很多以”屯“命名的地区,多指较小的村庄,有驻扎、聚集的意思,它们大多来源于当地的屯田与屯兵的历史。
屯兵是让军队长期驻扎在军事据点。
屯田是汉代以后,政府为了提供军事补给,组织戍卒或农民、商人开垦荒地的一种集体耕作制度。
清代以后屯田开启了边疆新的篇章,造就了北疆许许多多”屯“字辈的地名。
地名指引我们回家的方向地名后缀不仅仅是地理风貌的映射,也是家乡文化的呈现。
根植于中国人骨子里的对家乡深深地眷恋,致使他们无论走到哪里,就把家乡的文化带到哪里,比如东北的煎饼果子,就是随着山东人一起带来的。
"俺是章丘朱家峪的“是地名,更是一种乡愁记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家乡的生活,你们的家乡在哪里呢?一定是很美丽无法忘怀的记忆吧。
END
我是阿叨,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的账号:阿叨多看点儿书。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