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年壬子月丁亥日(即公元2017年12月26日)。话说十三朝古都长安,城南有一处最是风流雅致之地紫风阁,原为唐代郭子仪园林舊址,如今园林犹在,草木葱茏,那时人物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无处可寻。可喜者此处现又有一处最是诗书蕴藉之处—秀秀书院,足供诸位雅士悠游于红尘之外,寻幽探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娜娜: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辰时。先生引领古典舞研习的时间。
且说先生于古典舞修习之道,除了那股子“疯魔劲儿”,还有苦练不辍的精神头儿,因是问他今儿习舞的感受,他只有一句:“多多地练。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就对了。”习舞的间隙,先生也偶练太极拳互为参研。如今太极八法当中“棚、捋、挤、按”先生早已练得招熟无比,“采挒肘靠”于是应时而出。
“采劲义何解?如权之引衡,任尔力巨细,权后知轻重,转移只四两,千斤亦可平。若问理何在,杠杆之作用。”
“挒劲义何解?旋转若飞轮,投物于其上,脱然掷丈寻,君不见漩涡,卷浪若螺纹。落叶堕其上,倏尔便沉沦。”
“肘劲义何解?方法有五行,阴阳分上下,虚实须辨清,连环势莫当,开花捶更凶。六劲融通后,运用始无穷。”
“靠劲义何解?其法分肩背,斜飞势用肩,肩中还有背,一旦得机势,轰然如捣碓。仔细维重心,失中徒无功。”
杨氏老谱秘传太极八法当中,对于“采、挒、肘、靠”的介绍极是简明扼要的。实在修炼起来却殊非易事。太极拳是心灵和头脑的功夫,太极内功讲究身知、体悟。初时练拳宜松,全身放松不易为之,且将从脚到手的九大关节先放松,进而心、神、意、气松,骨与肉之间也放松,到中极功夫,再至全体透空,进而修炼到无形无象的无——周身上下摸到哪个部位,哪个部位没有力点,是一个空点。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娜娜:终将心事付瑶琴
先生练得极认真的,又似当初“棚、捋、挤、按”时一般热情高涨,以他于舞蹈、武术之道的造诣基础上,加之如是勤练,则身知、体悟之境,岂非指日可待者乎?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娜娜:银杏叶黄未肯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雅士琴弦上的舞蹈。且说江江美人儿,今儿本该做按音练习二十二的,练了几遍便觉心下纷纭,“手势好难看呀…..”。先生见了,且让她先“放下二十二,练左右拍。”从一徽至十三徽,“至少练一个月,练大臂、小臂、肘弯、手腕发力,练至关节激活,
节节贯通为止…….”左右拍练好了,到那时候,“手不好看都由不得你了。”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娜娜:柔情款款注点划
巳时。研习瘦金书正当其时矣。
且说今日先生习字一如往日,并无别样新鲜事可提。唯先生论及调墨一事倒颇有意趣。
墨和水的比例一般为4:1。墨色有浓淡干湿之分,书法家各有爱好,对墨色的偏好称“墨趣”。用墨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神采。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书法字法,本寸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芝一大关键已。”浓墨淡墨各有风韵,关键在掌握,用墨过淡则伤神采;太浓刚弊于无锋。正如清代周星莲所说:“用墨之法,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活与华,非墨宽不可。不善用墨者,浓则易枯,淡则近薄,不数年间,已奄奄无生气矣”。且是书法的墨法表现技巧十分丰富,用水是表现各种墨法的关键。《画谭》说:“墨法在用水,以墨为形,水为气,气行,形乃活矣。占入水墨并称,实有至理”。另,用墨的技巧还与笔法的提按轻重,纸质的优劣密切相关。一幅书法作品的墨色变化,会增强作品的韵律美。当然,墨法的运用贵在自然,亦可随各人喜好增其韵趣不提。
午时至申时。茶道、古琴、香道艺术课程各各进行。
小茶室里茶香浮动,莺声燕语。秀秀老师、方方、蓉蓉、欢欢一起茶叶品鉴进行得如火如荼。今儿品的,除久负盛名的易武熟皇之外,另有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霍山黄小茶等名茶。
霍山产茶历史悠久、据古籍测之当始于秦汉,在唐朝即负盛名,明代被列为贡品,清朝更定为内用。
明代许次纾《茶疏》记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大江以北,霍山县茶生最多,名品也振于南(方);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区筒乘热便贮,虽有缘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其中记载了黄大茶的原产地,销售市场,生产器具,贮存包装,药用功能等,尤其是这被记载的工艺与现时黄大茶的制法,大致吻合。焦味和闷黄,正是黄大茶的本质特征。
于琴之爱,先生颇有些“喜新厌旧”的。前一段比较钟情那一只“赤兔”的,这几日忽又对这张蕉叶颇有流连之意,遂兴头着给它起名儿,后来定了“秋月”二字,自是新雅,且与先一张“夏日”亦十分相合的,先生果有大才不在话下。
且说今儿先生教江江练习二十四时候,先命读减字谱,然后要求依谱练习,江江着实有几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样儿,又忍不住嚷道:“划不出声音啊……怎么回事?”先生笑道:“先别管那个,依法练习就好,练得多了,自然会显灵哦…….”此语大约又为“琴练百遍,其义自现”作一注脚不提。
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娜娜:一竹一石皆有意
至酉时,又是每日照例的辩经会。本篇辩经会题为《诗经小雅大东》。参与者:长安雅士薛佩生、雅女秀秀、长安西西、壮女方方、重庆蓉蓉、长安维维、韩城欢欢等。
原文: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睠言顾之,潸焉出涕。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薪是获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欲知明日《黄帝内经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