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施工队有多不靠谱?想必很多在农村建过房的朋友都深有体会,就连最简单的砌墙都能给你砌歪。问题主要集中在水平灰缝不顺直,竖缝不在一条垂直线上;有的砌成了螺丝墙;清水砖墙勾缝不规范;大角不垂直,墙面不平整;砖缝砂浆不饱满等。
(一)砖墙灰缝不顺直
现象:所砌筑的清水砖墙水平灰缝平直度差,竖缝不规范、宽窄不均。
原因分析:
1、砌墙时没有采用皮数杆,而是随层压线进行砌筑。
2、所用的普通砖几何尺寸误差过大,厚薄不一,砌一顺一丁时,竖缝宽度不易掌握,容易产生游丁走缝。
3、砌筑技术较差,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的宽度控制不好。
4、开始排砖撂底时,没有考虑窗口位置对竖缝的影响,使窗间墙的竖缝上下错位。
5、砌里手墙时,由于是反手作业,砌里手墙砖时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形成表面平整度差。
6、多人以一条准线砌筑时,每人参照准线的标准有误差,产生灰缝有厚有薄。
防治措施:
1、砌筑清水墙面时,应对砖的几何尺寸和外观质量进行挑选,特别是在砌筑墙的四个大角时,一定要挑选边角整齐、尺寸统一、色泽均匀的砖。
2、在砌筑砖墙之前,应在基础防潮层或者每楼层上定出该施工楼层的设计标高,并用M10水泥砂浆或C15细石混凝土找平,使各施工楼层墙体的底部标高均在同水平线上,避免螺丝墙的产生。不得采用小块砖渣、瓦片等进行补砌。
3、抄平放线之后,就要排砖撂底。排砖撂底是指在放线的基础顶面或楼板上,按选定的组砌形式进行干砖试排,以期达到灰缝均匀,门窗两侧的墙面对称,并减少砍砖,提高工效和施工质量。
4、盘角挂线前,应先在墙的四大角和转角处,以及内墙尽端和楼梯间处立皮数杆。两皮数杆之间的间距为10~15m。
5、挂线时,两端必须拴砖坠重拉紧,使线绳水平无下坠如果墙身过长,线绳中间下坠,这时应先砌一块腰线砖。盘角处的通线是靠墙角的灰缝作为挂线卡,为了不使线绳陷入水平灰缝中去,应采用1mm厚的薄铁片垫放在盘角墙面与线绳之间。
6、不论是按一顺一丁还是梅花丁砌筑,必须要丁压中,也就是丁砖的中心与下层顺砖的中心相重合,严格控制游丁走缝的产生。
(二)墙体轴线位移、砌层不交接
现象:在砌筑墙体时,基础与墙体交接处、一层与二层交接处轴线偏移,使墙体错位,交接处产生小的台阶;或者是房屋各层的四个大角标高不准,用农村匠人讲就是产生了“螺丝墙”、“蜗牛墙”,砌层不能交接。
原因分析:
1、在放线时由于视线或其他障碍物影响的情况下产生放线误差,导致轴线位移。或者是龙门板在施工过程中有移位现象而没有被发现,依此放线时产生错位。图5-31就是基础与墙体轴线位移示意图。
2、在砌基础墙体时,由于从大放脚处开始向内退层时准线未压在中轴线上产生偏差。
3、一层砌体砌完后,在放二层砌体轴线或标高时没有引准轴线或标高,产生二层轴线、标高与一层轴线不符的情况,产生轴线位移或标高不准,形成“螺丝墙”、“蜗牛墙”。
4、砌筑墙体时未设置皮数杆,或者设有皮数杆但由于灰缝的厚薄不均,以及一面墙上多人砌筑产生标高偏差。
防治措施:
1、不论在放基础线还是层间线时,均要对所放的线进行复查,无误后方可施工。
2、基础墙体砌出地面后,应用水准仪或其他简易测平工具将水准点引到墙的四个大角处,并标明所引的水准点与士0.000的标高值,作为以后各层墙体的标高依据和轴线依据。
3、在农村要克服不用皮数杆而尺量标高的习惯,砌墙前要先制作皮数杆,标清每皮砖的标高线、门窗洞口线等,并依皮数杆进行施工。并且要杜绝一线砌筑多层的情况产生。
4、基础砌至一60mm处,应测定基础标高是否正确,如有负偏差的可在防潮层处进行调整;如为正偏差时,可放在一层内进行调整。并且每砌500mm时,均要对标高复查一次,产生误差,可以采用压灰缝或在圈梁处进行调整。
5、多人同砌一面墙体时,灰缝要统一,不得有薄有厚。在挂线时,两端一定要保持一致,不得产生错层。
(三)砖的砂浆饱满度差
现象:对所砌的墙体,用手将砖掀起,砂浆与砖的接触面面积小于85%;有的砌体可以通过砖缝透过亮点;或者是有的水平灰缝或竖向灰缝的砂浆未被挤压到砖边。
原因分析:
1、摊铺砂浆的方法不符合要求,在农村,大多数匠人是用瓦刀取灰和摊灰,在砖面上,砂浆层形成了中间薄两边厚的形状,导致砂浆饱满度不足的现象。
2、砖缝的砂浆厚度较薄,加上砖的大面平整度差,所以形成砂浆饱满度差。
3、砌墙用的砖没有提前浇水湿润,而是临时浇水,砂浆中的水分被砖吸去,砌筑时砂浆不产生流动性。
防治措施:
1、砌筑砖墙的操作工艺应按“三一”砌砖法、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刀灰法等。不论采用哪种操作方法,均要保证砂浆的饱满度不得低于80%。
2、砌筑砂浆的流动性和保水性要符合要求,当砂浆产生沉淀时则应重新拌制后应用。
3、在砌筑墙体之前,应提前一天将所用的砌墙砖进行浇水湿润,干砖吸水的深度应为20mm。冬期施工时可根据施工时的气温确定浇水的时间。
4、砌墙时,水平灰缝的厚度应控制在10mm,但不得小于8mm,但也不得大于12mm。
5、砌筑240墙体时,不论采用挤浆法还是“三一”砌筑法,均要保证竖向灰缝饱满均匀,不得产生“瞎缝”。在砌筑120墙体时,可采用满刀灰法将砖侧面的砂浆挂满。
(四)墙面不平整
现象:四个大角不垂直;墙体表面有凹有凸,平整度差。反手墙表面更是凸凹不平,顺砖有进有退。
原因分析:
1、盘角时垂直度就没有控制好。或者是准线在砌墙时发生移位没有发觉。
2、砌体超过一定高度后,人的视力产生误差。
3、砌正手墙时,摊铺砂浆一边薄一边厚。砌里手墙时,砌筑困难。
防治措施:
1、盘角时,除要选择平直、方正的砖外,还应该用七分头撂接、错缝砌筑,从而保证墙角竖缝错开。盘角时,应随砌随盘,每盘一次角不要超过5皮砖。而且一定要随时吊靠,即用线坠和靠尺板对其校正,真正做到墙角方正、墙面顺直、方位准确,如遇偏差及时修正,保证砖角在一条直线上,并上下垂直。
2、在砌筑过程中,砖的上棱与准线应相距约1mm,因为准线略高于砖棱,能保证准线水平颤动,出现拱线时容易发觉。砖的下棱必须与下层砖的上棱平齐,保证砖墙的立面垂直平整。
3、砖墙砌到一步架高时,要用靠尺全面检查一下垂直度、平整度。在砌筑过程中,一般应每砌三皮砖用线坠吊一吊墙角的垂直情况,砌五皮砖用靠尺靠一靠墙面的平整情况。当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进行修整,保证墙面平整、垂直。
4、砌筑里手墙体时,为了控制里手墙的垂直度和平整度,也要采用挂线的方法。在摊铺砂浆时应将砂浆摊铺平整,并且保证砖面的平整。
关注新型房屋,给大家分享更多建房知识、建房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