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人们最主要的根据地,生于斯长于斯,是血脉相亲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空间。各民族住宅建筑依其不同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经济状况、生活习俗、民族风俗,以及为适应生产、生活之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而成。
湟源民居是以传统木构架为主的平顶屋,房屋结构为土木、砖木两种,大抵一家一院,院中最主要的建筑是坐北朝南的北房,又称“正房”、“上房”,“上房”三间用隔墙隔开,右侧为卧室,左侧为厨房,窗户有揭窗、推窗及揭推两用的。因湟源冬天气候寒冷,人们喜睡热炕,炕上靠墙一侧置炕柜,炕中间摆炕桌,炕前置铜火盆,用于烧茶取暖。
“上房”中间摆放面柜,面柜上面供奉家谱和灶王爷神龛,正壁悬挂中堂。汉族在院落中心设置“中宫”,在“中宫”里面还要装宝瓶,宝瓶内放置五谷杂粮、药草、钱币等,“中宫”被视为家庭的心脏,保佑家庭平安兴旺。受宗教信仰的影响,藏族在院中立“嘛呢杆”,又称为“经幡杆”,并在大门及“嘛呢杆”上悬挂经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