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8天,终于想家了。想家了,就回家。有的人,一辈子没离开过家。有的人,一辈子离开家不回家。我这种算什么,算哪门子往外跑,跑多远家都是我的回归线,也是坐标的中心,有回家的心情在唤醒我。
家是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又不是的。我从没想过我会放飞自己获得自由后,就会偏离轨道走出家门。当我走进那么陌生的城市时,是有些摸不着北的慌乱,慌乱后适应,适应后喜欢,这种心理变化在不断的遇见陌生后改变。
我闯入了少数民族的世界时(从没想过自己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有什么不同),这个少数是京族,是祖籍越南的少数民族。我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喜欢,除了空气中飘着特有的味道(祭祖烧的纸味儿),剩下的是宁静,是扑面而来心灵被安抚的宁静。
初到之夜,就感觉了热情。一个女人费力地用普通话召唤我,“你会跳舞吗?”“什么舞?”“广场舞。”“我不会哦”
我没接上砣(她是多么渴望与外界接触啊!因为政府打造村落,村子里吸引了外来汉人的到来,使村子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气息。)
当好大的音响在操坪中传来,我从二楼客栈看到三个扭动的影子,卖力但却又不象广场舞的影子时,我嗖地跑下楼,不为加入,而为参与地跳了起来。我的内心不在舞,而在感受一种寂寞(尽管音乐大到震耳,我从仨人的眼神里看到了对外面世界的渴望)我融合了她们,足足跳了一个小时,音乐才停下,还给宁静于乡野。
这就是不去实地寻找,在地图上很难发现的京岛。一个世世代代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不离开家的京岛京族人。
可是,几天接触下来,我又是多么了解她们渴望走出家门的眼神,想出去,怕出去,(我不知她们怕什么,也许是因为不熟悉外面的世界,也许是因为从未离开过的胆小害怕)总之,那种复杂的心境,让我小心谨慎的探寻着他们的内心。
家以外的世界,他们知道很广阔,更知道只有读书才能壮大胆子与外面的世界一拼。所以,早餐店老板拼命赚钱,男人打渔,女人卖早餐,供孩子在乡外最好的学校读书,这种动力来源于他们自己没有走出去,他们要让子女走出这个世代打渔的村庄。
老板娘说,她们就在附近,没有离开过,就好象我厌烦城市的繁杂羡慕乡村的宁静的心情是一样,她不过是反了过来,想看他乡的繁华。
写到这里,想到京岛,想到了我第一次踏入村口的忘我,又想到了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人生的大多愿望都在渴望他乡的山与水洗尽铅华。
未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