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旅游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旅游者、旅游方式、旅游需求、旅游渠道、产业链条都在变,在经过20年的蓬勃发展以后,中国旅游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正巧就在疫情这些年里旅游行业拐点的到来。
以往的需求已经被满足,但新的需求正在产生和被满足,甚至还没有被满足;各家大的旅游企业都在寻找和摸索新的出口和方向。
先看一下中国旅游经历了哪些阶段,了解我们是怎么走到今天的。
大致来看可以分为4个阶段:
1.改革开放之前旅游以外事接待为主。
2.改革开放之后一直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前,这段时间以经济事务为主,是旅游业振兴的初级阶段。
3.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开始经济事务的、外事的、国内游的、出境游的、入境游的 全面发展。
4.1999年互联网逐渐的慢慢地改变了人们出行和预订习惯,信息不对称不断被打破,商业交易效率不断提高,1999年艺龙/携程相继成立。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迅猛扩张,在线旅游依靠投资输血抢用户,线上游客的增量迅速,在线旅游用户数量进入大批量时代。2019年全国线上游客4.13亿多,交易10039亿元。激发旅游动机的外因变得多元,美食、民宿、综艺节目、抖音的流行都有可能激发人们去旅行,快速带火带旺一个目的地。
高速全面发展了20年本来也是个拐点,正巧又碰上了疫情。2020年必须要转折了。
从旅游产品的角度给大家分析一下旅游的未来。
旅游公司几万家,旅游产品越来越同质化,游客的选择是疲劳也是徒劳,OTA的竞争不是单一的靠产品本身来获胜,还有大规模的营销和规模化的产品覆盖,多投广告,多做补贴,企业的经营更侧重渠道营销导向,旅游产品差别不大,用户的决策更有难度。
传统的以旅行社渠道商为中心的模式,渠道为王,有些旅行社做了10多年20年都没有自己的地接业务,没有自己的旅游线路,网上发布也好微信圈也好光是招来游客,然后转手交给其他的旅行社地接,从中赚点差价,这也正是旅游这个行业同一线路同一景区而不同价格的重要原因,也就是所谓的内幕太多。游客线上体验感终究回归线下才够真切。
旅游产品丰富多样,价格千差万别,品牌也很多,都是吸引游客的各种表现形式。现在及不久的将来一定是内容和价值观可以更高效的连接游客,成为吸引关注和激发游客出行,并且持久维护客户。在一定程度上在休闲度假市场,缺少价值观、体验感和温度的工业化思维去做旅游逐渐被淘汰。有人说2.6万旅行社倒闭是疫情影响,也有人说是人们手头紧没钱去玩,游客太少。都有影响,更重要是旅行社各级层层层赚钱没那么多钱来分,客服、省代、市代、线上平台……等等中间商太多。
很快2年过去了,未来还有诸多可能的样子?旅游的下一个十年,还会有哪些机会和可能?欢迎留言,共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