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南宫县是日伪在冀南重点统治的县份之一,被称为治安县,即正规统治了的地区(南宫是日伪在冀南的两大治安县之一)。驻南宫的日军共有1个联队,700余人,联队司令小川,属石家庄旅团部领导。小川联队在南宫分为两支部队,一支由小川兼大队长直接领导,驻仓胡同;一支由永田领导,驻胡家营。联队部内设治安部,直接受北平特务机关领导。治安部内部组织极为严密,经常派人外出侦探。此外,小川直接领导的部队和永田领导的部队还分设了特务组织。小川直接指挥的部队下设的特务组织叫情报部,主任韩忠,教官川岛,秘书刘振亚;永田指挥的部队下设的特务组织叫“灭共”班,主任李光亭,教官茨岛。情报部和“灭共”班的人员多为叛变之徒,故对抗日武装和抗日人员威胁很大。驻南宫伪军和伪组织主要有:(一)伪警备大队。大队长郑汝廉,后由张小炎接任。伪警备大队最初有400余人,后发展到600余人,分为两个大队,每个大队下辖四个中队。第一大队队部驻垂杨,大队长万太初;第二大队队部驻南宫城内东街,大队长刘揆佰。各中队分别驻守在各据点、炮楼内。(二)治安军。1941年春,治安军高德林部的刘化南一〇六团驻南宫,团部设在南宫城内;一〇二、一〇四团部分兵力驻垂杨,沿王高路设防。1941年9月初王高路破击战之后,治安军仅剩下了驻守南宫的刘化南一〇六团。该团下设3个营,第一营驻南便村,少校营长滕怀辰;第二营驻巨鹿;第三营驻垂杨,少校营长关玉兴。每营下设3个连。(三)宪兵队。队长是日本人义复,情报主任万宪英(原冀南军区四旅组织干事)。宪兵队下辖若干小队,人员均为叛徒,活动猖狂,对抗日干部和抗日群众所造成的危害极大。(四)警察所。所长依次是庄明环、江多权、刘志兴、张天桥、蔡玉珊。警察所下设督查处、警纪营(负责清查户口,有一部分队伍称教导队)、保甲营(负责管理户口保甲)、特务营(负责情报工作)、警察分所(分布在各据点),总人数约为300人。(五)特务队。主要由汉奸、叛徒组成,分布在各据点。各据点特务队的人数不等,多则二三十人,少则十几人,主要任务是带领日伪军外出“扫荡”,侦察捕捉抗日人员,威胁很大。(六)伪县政府。伪县长依次是张栋、何祖昌、李祝萱。伪县政府下设民政、财政、教育、建设等科。此外,还设了县政府顾问,把持伪县政府的多系当地实力人物,如:民政科长阎圣音,教育科长尹子庚,建设科长王英之。由于他们在南宫亲朋很多,地方观念很深,构不成直接威胁。(七)新民会。会长空缺,次长日本人大江。新民会不仅工作范围很广(下辖合作社、工农协会、妇女会和各村新民会),而且权力很大,可以要出其他伪组织抓到的人,主要工作是训练各村新民会会长,训练青训生和情报人员,构成了较大威胁。除上述之外,南宫还有些会道门和一些政治机关,如:安清道义会、适德圣会、模范地区委员会、棉业增产委员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