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跑圈网:

友邦境外旅游险友邦23年财报分析友邦也是

   时间:2024-11-08 阅读:

友邦23年财报分析

友邦也是港险大户,而且在内地全资的保险巨头。

友邦23年营收200.97亿美元,同比增长24.29%,增速惊人。更惊人的是利润,净利润37.8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6%。和友邦相比,友邦的营收差不多,但是利润高了很多,表观数据说明运营能力更强。

看保险公司的财报,主要看偿付能力、内含价值、新业务增长和投资盈亏。

友邦23年底的总和偿付能力维持在275%,虽然同比22年的202%略有下降,但是仍然不错。

友邦的内含价值701亿美元,略下降2%,差别不大。

新业务价值40.34亿美元,同比增长33%。增长比较多的是内地、香港、东盟和印度等市场。主要是疫情结束后,保险销售快速恢复。新业务价值利润率为52.6%,比22年的57%下降了4%,和疫情前60%+的利润率比,也有明显差距。

由于22年受疫情影响,保险销售基数很低。因此对比疫情前业绩,友邦也未完全恢复。

其中,友邦人寿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友邦人寿保费收入增长20%到85.89亿美元,新业务价值增长20%到10.37亿美元,新业务价值率下跌18.3%到51.3%。合规问题依然是友邦人寿的主要发展制约因素。

投资回报看,23年净投资业绩15.47亿美元,同比增长180%。股东应占利益37.64亿美元,同比增长37%。22年受疫情影响,全球主要险司投资亏损约151亿美元,友邦出售了部分优质资产来平衡资产负债表。23年投资端收益恢复,但是股东利益没有得到明显复苏,应该是利润平滑了。

投资端看,友邦投资的主要是债券及其衍生品,债券70%以上都是10年期的。衍生品占比很小,但是收益很差。22年友邦衍生品投资亏了约90亿美元,23年亏了约87亿美元。

对友邦估值和利润影响最大的不是衍生品,因为衍生品的占比非常小,亏光影响也不大。影响最大的是不动产。

友邦人寿22年底以50.3亿人民币投资了上海北外滩上实中心90%股权,23年初又投资32亿人民币收购了上海金创大厦4栋物业。友邦人寿和其他内地险司一样,大额投资押注地产。区别是其他险司会买很多二三线住宅、商办、园区,友邦人寿专注投资一线核心区商办。

但是随着一线商办空置率走高、租金下降,这些商办的估值也在迅速贬值。这也就意味着险司的投资目前都是浮亏的。

正因为内地地产长期看已经很难反转,所以市场对友邦人寿一直不太看好。连带着市场对友邦也有很多担忧,股价持续受到压制。

长期看,内地保险的收益只会持续下降,储蓄险收益接近10年期国债水平。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3%,而储蓄险3%的产品也很难买到了,很快就会降到2.5%。

友邦人寿作为纯内地险司,经营情况和境外是不同的。从法律层面看,两者的资产是隔绝的。但是实践中往往会互相影响,市场担忧的地产拖累友邦集团也并非没有道理。23年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友邦还能通过卖资产和投资收益平滑业绩,如果经济持续低迷,可能要经受更大的考验。

从买储蓄险投资的角度看,内地买什么都一样,扒开来看里面都是土地,所以预期收益不能太高。境外的友邦保险挂钩的是美元资产,现在美国大通胀,实际收益肯定被稀释,但是长期如果真能做到6%也算保本。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官网

中国航班杂志官网

孩子官网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站

更多>最新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百科知识 |  风水起名 |  健康养生 |  科技科学 |  法律知识 |  生活维修 |  旅游休闲 |  综合资讯 |  财经新闻 |